全球經濟風暴籠罩,每個地球村的居民都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。有人投資損失、儲蓄縮水;有人丟了工作;有人擔心即將失業。根據報導,求助身心科的人數節節上升,因自殺企圖而被送到急診的患者也出現增加的趨勢。


 


◎治療不是萬能,但沒有治療,可能萬萬不能


 


門診中,常遇到被家人軟硬兼施帶來求診的個案,質疑醫師:「就算配合治療,但還是還不了欠的債,還是一樣找不到工作,也沒有解決問題!」


 


沒錯,醫師不可能幫你找到新工作,更不可能幫你還錢。治療好,不見得這些事情就會迎刃而解,但拖著不管,情況可能更糟。


 


譬如失眠造成精神不佳,就沒有體力賺錢,沒辦法「拚經濟」;如果過度焦慮、緊張,會降低集中度、判斷力,工作品質或操盤績效也不好;如果因為憂鬱而整天懶洋洋、足不出戶,工作機會也不會自己找上門;即使有面試機會,因為心情煩悶而繃著一張臉,老闆看了,也不會想錄用。


 


若已經出現失眠、焦慮、憂鬱等症狀,應經由適當的評估治療,讓身心調整到較為穩定的狀態,才可能面對挑戰,重新開始,否則還沒開始,就已經輸在起跑點!


 


◎認清事實、調整心態


 


我常向病患強調這句話:「造成憂鬱、焦慮的不是外在事件,而是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。」


 


●首先,我們常會發現病患最大的痛苦來源不是問題「本身」,而是「無法接受」問題的這個態度所造成。


 


確實,沒有人在面臨減薪、失業、破產時,不會沮喪、不安。但會出問題的人往往是停留在「我怎麼會失業、負債?」若只是一直停留在這個念頭,受其干擾,無法接受,自然也就不可能前進。但認清事實的人會接受:「我現在就是沒錢、沒工作。」然後想,該怎麼辦?


 


●其次,心態才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好壞的重點,際遇或事件只是誘發點。這在門診中,頻頻抱怨工作的個案身上很常見。


 


例如:這個工作壓力大、工時長,換了新工作後,發現上下班正常,但老闆很機車;再換一個老闆人很好的工作,結果發現,同事愛道人長短、對自己不友善。換來換去,只要心態不調整,永遠都可以「找到」讓自己不滿意、不開心的人事物。


 


沒工作、沒錢開心不起來,很多人覺得只要自己中樂透,不用工作,還有大筆金錢可以揮霍,就一定會很開心。但是,歐美樂透歷史悠久,數十年來早已有不少研究發現,樂透頭彩得主並沒有比較快樂,甚至也有研究顯示,在中獎後一年,大多數得主是「不快樂」的。


 


●要再次提醒「事件不是重點」,如果總是期待藉由外在的環境(景氣復甦、怎麼投資怎麼賺)、事件(找到工作、加薪、中樂透)、他人(另一半很愛自己、老闆和同事人很好)來讓自己心情好一點,那大概只能祈求神明,保佑自己一輩子每天運氣都很好。


 


◎重新回歸心靈


 


近年來有關心靈探索、自我成長的書籍數目增加了不少。從國外引進的諸多心靈成長理念,也藉由讀書會、團體治療或演講等方式,如雨後春筍般出現。


 


這些理念不同於傳統宗教,較沒有制式的組織機構、嚴格的教條或修行方式,而是強調回歸個人,尋求自我的心靈探索及成長。因此,吸引了不少無法適應喜樂、嚴肅、奉獻等宗教氣氛的心靈追尋者。


 


既然不景氣已經發生,而且看來短期內不會改善,不如選擇接受這個事實,好好思考面對之道。


自由時報:2009/01/06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nka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