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清素過低恐致嬰兒猝死症


 

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:2010/02/04 00:07 

 



血清素是控制心跳和呼吸的神經傳遞物質。今天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,腦幹中血清素分泌過低可能造成嬰兒猝死症(SIDS)。



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在36名死於SIDS的嬰兒中,測量其血清素濃度和形成血清素主要的酵素──色氨酸羥化酉每濃度。該研究另有2組對照組,分別是因為其他因素猝死的嬰兒以及慢性缺氧問題而住院的嬰兒。



研究結果發現,SIDS嬰兒的血清素比對照組低了26%,其色氨酸羥化酉每也比對照組低了22%。他們也發現SIDS嬰兒腦幹中的的血清素受體也比較少。



這份研究報告刊登在「美國醫學會期刊」(JAMA),研究負責人之一派特森(DavidPa-terson)說,血清素受體是跟血清素交互影響產生效果的物質。SIDS個案中,腦幹裡的血清素受體比較少,若出現這現象事實上就意謂著血清素出了什麼問題。血清素在腦幹中負責心跳、血壓、體溫和呼吸等諸多功能。



派特森說,當嬰兒醒著的時候,腦幹還和其他系統一起運作,包括前腦和腦皮層,控制上述功能。但是當嬰兒睡著之後,腦部較高功能關閉,此時腦幹獨自控制這些功能。



派特森解釋,缺乏血清素的嬰兒若伴隨其他SIDS危險因素,如趴睡重複吸進自己呼出的氣體導致二氧化碳較濃,腦幹中的血清素系統可能無法偵測出問題並且因應。他說,如果血清素系統運作不佳,嬰兒就無法應付狀況而死亡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nkang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