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動則得救 銀髮族愈老愈好動
國內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家有運動比率,十年來增加十%,有運動的老人家比率達六十五·七%。有趣的是,一般認為,老人家有運動比率會隨年紀增長而下降,但國健局調查發現,七十至七十四歲年長者,有運動的比率比六十五至六十九歲的族群稍高,表現不錯,亦間接呼應有道是「人生七十才開始」的俗諺。
一般認為,老人家隨年紀增加,有運動的比率恐減少,但調查卻發現,七十至七十四歲族群的老人,有運動的比率還比六十五至六十九歲的族群略增一%。但整體而言,連八十五歲以上老人的運動人口,均達半數為五十%。
國健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組組長陳姿伶昨(十四)日指出,重陽節將屆,老人家可多運用社區健康步道、公園等資源,從事健走、健康操、太極拳、氣功、元極舞、槌球運動。
【記者蘇湘雲/綜合外電報導】美國匹茲堡大學最新研究發現,中年人、老年人經常散步,一周走六到九英里(九·六到十四·四公里),可以幫助保存記憶,預防記憶流失,也可以預防失智症。
這項發表於「神經醫學」期刊(Neurology)的研究顯示,長時間規律散步,可以避免往後大腦萎縮,大腦一旦萎縮,認知功能可能受到損害。研究人員以二九九位沒有失智症的人作為研究對象,紀錄他們每周散步的距離,九年後,掃描他們的大腦,以測量大腦尺寸,四年後測試認知功能。結果發現,每周走一周走六到九英里的人,大腦灰質較多,散步距離較短,灰質也比較少。超過這範圍,灰質大小就沒有甚麼差別。
全站熱搜